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京城四大名医之孔伯华

发布时间:2016-11-14

孔伯华,原名孔繁棣,号伯华。1884年6月5日生于山东济南,1955年11月23日卒于北京,享年七十一岁。他精于文史,尤善岐黄,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从早年任职外城官医院医官,到与萧龙友先生一起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再到解放后上书毛泽东倡议建立中医学院,他为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因他善用石膏,故有“石膏孔”之称。解放后历任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等职。著作有《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孔伯华医集》等。



1、家学渊源:祖父引他走上从医路


孔伯华出身于一个官宦人家。祖上原籍山东曲阜,后由上十代迁居汶上,再由前六代迁居济宁。据《孔子世家谱》载:孔伯华为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属于“大宗户”,六十二代衍生圣公孔闻韶的第二子孔贞宁的后裔。

 

这样一个名门望族中,自然出了不少做官的人才。孔伯华的曾祖孔昭慈曾任福建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在同治元年因平叛殉难于台湾。孔伯华的祖父孔宪高由台湾返回山东济宁老家居住,光绪八年中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先后在直隶新河、新城、衡水、丰润、栾城、邯郸等县为官。孔伯华的父亲孔庆铣是河南补用知县。幼小的孔伯华随祖父宦游各地,公堂和旅途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时候的满清政府已经病入膏肓,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沿途随处可见的饿殍和贫病交加的流浪者深深刺痛了孔伯华幼小而善良的心灵。他的母亲则常常拿家中的一些衣服和食物接济乞丐或者贫困的邻居,没有一点嫌弃的意思,这种言传身教,直接影响了孔伯华日后的精神走向。



祖父孔宪高是一个修养全面的官员,他不仅精于文,也精通医理,在为官之余,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周围百姓看病,以减轻他们的疾苦。孔伯华6岁时在私塾就读,家庭熏陶,便对中医发生兴趣,14岁开始专攻医学。孔伯华之所以对医学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母亲体弱多病,作为孝子的孔伯华总想学一身本领,为母亲减轻一些痛苦。当时祖父给母亲开了方子之后,县里的药物不齐备,孔伯华常常跟着祖父把药品做成汤剂,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好奇和有趣。孔宪高为人诊病的时候,也常有意让孙子孔伯华侍立在侧,以便让他从中领悟中医治病救人的一些本领。孔伯华本性极聪慧,加上长期的耳濡目染,他对药物、药理基本了然于心。

 

受祖父的影响,孔伯华从小就立下不求科举而选择了医学的志向。当时他的父亲在家中课子读书,使孔伯华学到了很多立身处世的道理。因为对医学感兴趣,所以每天闲暇的时候他就用来兼习医书。他得知直隶一代有中医前辈梁纯仁和蔡秋堂,二人学识渊博,医术高明,就虚心前往求教。有两位名医对孔伯华的颖悟才气也早有所闻,深为器重,所以乐于把他们的医术相传,使孔伯华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南白杨村居住的这段时期,孔伯华经常和懂医的人一起研讨《内经》和古人的方书。虽然没有专门的老师,但颇有心得,遇到家人有急病,他亲自治病,非常有效。他叔叔家的一个堂妹,8岁时患了跌仆,右腕长出阴疽,后来慢慢扩展到腋足,八年都没有治好,天天在床褥上躺着。又过八年,医生们都说没法治了,他的婶婶为此非常忧愁。孔伯华对他的婶婶说:“妹妹的病是很危险的,但在我看来是治疗方法不当。现在这病已到了垂危的地步,如果不治的话可能保不住命了,您就放手让我治一下,或许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婶婶听从他的话,按他的方子治病,一年后竟痊愈了。可惜因为着手太晚,堂妹手脚的指关节都无法保全了,只好以针茧膏调理维持。他的这位堂妹一直活的90岁才去世。

 

这段时间,孔伯华初试牛刀,效果出奇的好,他懂医、会治病的名声渐渐传开了。

 

孔伯华秉承家学,刻苦钻研,对有疾病的人,多方施救。他意识到,中国的医学从理论到临床,有这么久的临床积累,束手无策的病例可以说微乎其微,翻开中医的医书,这么丰富,有人形容前人的医籍汗牛充栋,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不会治病,只能说明你没有学到或者没有总结,所以他认为不要轻易被一个疑难病症吓倒,而要以进取的精神攻克疑难病症。随着阅历的增加,孔伯华的医术有了很大提高,一时间声誉鹊起,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他在自传中说:“二十岁以后明医术,遍游数省,渐闻于社会。”


孔伯华是一个至孝之人,23岁时,母亲垂危,他日夜精心照料,亲自煎药,无微不至。母亲临终前,拉着孔伯华的手,对他说:“繁棣,你的医术已经很高了,但不要自满,要知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还有,别忘了你是孔圣人的后代,要乐善好施,普济众生,为普通百姓减轻痛苦。”



2、任职外城官医院医官,奔走于防疫一线


1915年,31岁的孔伯华在朱启黔先生的资助下来到北京,在当时官办的中医机构——外城官医院任医官。

 

关于外城官医院,史料记载得非常详细:清政府于光绪末年创建了两所医院,即内城官医院和外城官医院。外城官医院1908年初建于和平门外梁家胡同,其前身是养浩庐中医院,乃著名中医杨浩如先生创建。它是我国首创的既有西医、又有中医的综合性医院。群众首次接受西医大夫用西药治病,所用药品为粉剂、片剂或水剂,都比较简便,很受欢迎。中医、西药的引入打破了我国用中草药煎煮治病的传统习惯,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医学文化知识,为我国卫生事业的的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医院公开门诊,平民百姓均可挂号看病,对公职人员给以优先,每月诊治病人多达数千人次,甚至超过万人次。



1918年夏秋之交,廊坊一带又流行霍乱。霍乱这种传染病在中国的首次出现是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我国曾大面积流行过一次。1918年廊坊霍乱的死亡人数我们不得而知,有书可查的是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国内霍乱大流行,传染的城市有306个,患者100666人,死亡31974人。几乎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但孔伯华发现,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前来医疗队就诊的病人也少的可怜,原因是人们对中医不报什么信心。

 

面对这一现状,由孔伯华和张菊人、杨浩如三人深入各个村庄,沿户访问,边作防治,边作宣传。

 
左起:杨浩如、孔伯华、陈启董、陈伯雅、张菊人


这天,孔伯华一行三人风尘仆仆来到一个几百户的大村,有一个老太太挤到跟前,哭着说:“大夫,您行行好,到我家看看我那小三,他拉稀都拉了三天了,人快不行了。”孔伯华和同事们交代了一下,就随老人家走了。进了屋,孔伯华没看见一件值钱的东西,真正是家徒四壁。病人躺在炕上,盖着一床补丁摞补丁的被子,脸色苍白,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孔伯华号了脉,给老太太开了点药片,又开了两服中药,说两天后就会见效。


他们还利用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地走访,把带来的药很快发放完了。两天后,孔伯华一行三人准备离开,赶赴下一个村,那位老太太又来了,见了孔伯华就跪下了,泪流满面地说:“救命恩人哪,谢谢您了,孩子好了,今天早上吃一大碗饭哪!我们没什么好谢的,只有这么几个鸡蛋了,您带上吧!”孔伯华握着老太太的手,眼泪扑簌扑簌流下来。

 

走访了几个村后,他们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原来对中医不信任的群众也改变了看法,主动求医的人排起了长队。孔伯华每到一处,都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与患者倾心交谈,确定患病原因,因人施治,把很多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少老百姓见了他就叫神医。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