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食品添加剂是不是洪水猛兽?

发布时间:2011-05-24

 

食品添加剂是不是洪水猛兽?
时间:2011-05-12 18:25:4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常志鹏、段梅红

[提要]  5月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年)》。陈君石说,事实反复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主要是缺少风险交流机制,有关政府部门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常志鹏、段梅红)5月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年)》。纲要要求,在2015年底前将社会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0%以上,将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5%以上。
  加上此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已发现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质全名单,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一时间,由于相关知识信息缺乏,如何面对食品添加剂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接二连三与食品添加剂有关,或貌似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觉得食品添加剂成了一个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
  是食品添加剂让消费者不安吗?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说,我国自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已经几千年。但是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香料、香精类就达1800多种。最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是防腐剂、着色剂、漂白剂、膨松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大超说,食品添加剂不仅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感、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有利于防止食品变质、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还有利于食品加工,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需要等等好处。
  孙宝国说,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食品中几乎都有添加剂――
  如果食盐不加添加剂就结块,酱油不加添加剂就会长毛,食用油不加抗氧化剂就会有哈喇味儿,面粉里的添加剂可以防潮、防霉、防腐……
  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关部门曾召集专家讨论如何丰富食品品种,冰棍能不能不全是白色?”“能不能生产多种口味?现在如果谁再问这种问题会觉得很可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进一步解释说,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它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消费者为何谈色变?
  既然食品添加剂有如此众多的益处,消费者为什么对食品添加剂在内的所有添加心存芥蒂、谈色变?甚至有人认为几乎所有工业化食品都不安全?
  其实,不仅食品中有添加剂,药品、工业品中也有添加剂。孙宝国说,但只有食品添加剂才能放在食品中,而且要按规定范围、规定数量添加。
  电影《白毛女》里面的杨白劳是喝卤水死的,卤水实际上是做豆腐使用的凝固剂,但当成饮料就成了毒药
  然而由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消费者弄不清楚什么是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
  孙宝国说,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孔雀蓝……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这些出现在食品中,是被不法生产者非法添加进去的。必须明确的是,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或非法添加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比如三聚氰胺,放在建筑用混凝土里是高效减水剂,放在塑料制品里是很好的阻燃剂,但放到食品中就是非法添加物。陈院士、孙院士告诉记者,凡是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例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
  张大超以染色馒头为例进一步解释说,染色馒头是通过添加柠檬黄来改变馒头颜色从而冒充玉米馒头或粗粮馒头,这是欺诈行为;但柠檬黄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它可以添加到饮料和膨化食品中,但不允许添加到馒头里,这不是添加剂本身的问题,而是滥用添加剂。
  一种物质能否成为添加剂是需要经过不断检测和审核才能通过的。君石介绍,2010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评审委员会成立。能否成为添加剂专业委员会通过后再由主任委员会评审。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根据我国自己的食品情况制定的。不是国外使用的添加剂在国内就一定能使用。孙宝国说,国外已经使用的添加剂品种,在我国使用也要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批。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比发达国家少很多。
  其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理与药物一样,关键在于衡量剂量与效应的对应关系。
  孙宝国提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要性。食品加工如果能不加食品添加剂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第二,安全性。除了科学实验之外,至少有两个发达国家使用后证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我国才会给予批准(少数例外,如桂皮等)。第三,合法性。凡未被列入GB2760的都是违法的。
 谁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交流平台
  一位来自医务领域的消费者说,现在越是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消费者就越是害怕食品安全问题。面对一款食品,普通消费者怎么弄得清哪些是合法使用的添加剂,哪些属于超量、超范围使用,哪些属于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非法添加?
  针对公布的一长串黑名单,记者曾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对于涉及的复杂名称,几乎没有人能很清楚地说出其功效来。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投诉显示,虽然涉及食品的投诉最近有上升趋势,通常消费者在投诉中缺少相关常识。
  消费者对食品知识的缺乏,加上没有合适的咨询渠道,是造成心理恐慌的主要原因。君石举例说,在美国曾经有某品牌花生酱感染沙门氏菌,当时几百人中毒,但消费者却表现得很平静。因为其政府网站天天在公布某某品牌花生酱检测标准合格,某某品牌花生酱可以放心食用等。作为院士的陈君石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及他认为最重要的风险交流机制。
  陈君石说,事实反复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主要是缺少风险交流机制,有关政府部门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
  张大超从办公室的展示柜里拿出一包FANCL产品,指着上边印的繁体字无添加字样。很多消费者就是因为这几个字青睐此产品,其实无添加只是这款日本进口产品的商标。而不添加防腐剂的标注也成为许多产品的营销噱头
  不能要求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科学家。消费者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君石说,目前我国食品问题的信息发布是单向传递,而不是双向交流。消费者认知的渠道通常只有一条,就是媒体宣传。
  公布黑名单的方式并不是一种科学管理的方法,君石说,相反要在公布允许使用名单的同时,公布使用量、使用范围。同时要考虑到消费者如果有疑问,向什么部门、通过什么方式询问。如果建立风险交流机制,首先要有专业人才,有足够的经费,有相对固定的平台。信息应公开、透明,同时也要对称、互动。但目前政府部门尚无专门机构承担风险交流的职能。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