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第二届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年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0-02-09

 

第二届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年会暨保健食品热点问题讨论会于2010年1月29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保健协会张凤楼理事长出席并致开幕辞。
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保健协会徐华峰秘书长、贾亚光副秘书长、王中副秘书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立实及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玉的大力支持,受到保健食品界、食品界等众多企业广泛关注,有100多人参加会议。

在会上,有关专家表示,当前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正面临着市场基本成熟、法规逐渐完善与企业规模小、产品竞争力弱的“冰火两重天”。只有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创新产品开发思路,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才能以变革谋求更健康的发展。

朝阳产业也有烦恼
中国保健协会的徐华峰秘书长指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以来,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不断膨胀。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据中国保健协会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在生产的保健食品约2000~3000个,全行业从业人员约300多万人;2007年保健食品行业产值约为600亿元,2008年则达到800亿元。更有权威部门预测,我国今年保健食品的市场销售额有可能达到1000亿元。
在市场基本成熟的同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规逐渐完善,为行业向良性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获得通过,并已于当年6月1日起生效。该法第51条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然而,这个利好众多的朝阳产业同样也有烦恼。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张大超会长指出,虽然我国的保健食品产业增幅较快,但它仍然只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时间短,产业规模小,企业竞争力不足,市场鱼龙混杂。
当前困扰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已获批的大多数保健食品不像食品,反而更像药品。现在市场上的国产保健食品的形式总共有如下几类。一类是占据半壁江山的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另一类是包括普通片、咀嚼片、含片、泡腾片在内的片剂,约占26%;还有一类是口服液,约占10%。而真正以食品形式存在的保健食品,如颗粒剂和蛋白粉、初乳粉等粉剂仅占10%。这样的产品形式,与安利等味道更像食品的国际品牌相比当然不具优势。
张大超介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保健食品行业起步较晚,受传统的“药食同源”经验的影响,我国早期的保健食品多带有“补品”的色彩,如蜂王浆、太阳神口服液等。正是这样的发展历程导致了当今保健食品“非食非药”的尴尬局面,也给行业的有效监管带来了障碍。
业界惊呼“狼来啦”
张大超介绍,在去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上,新医改政策带来的机遇、保健行业的稳健发展,使保健食品行业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新焦点。当时即有不少国外厂商向他询问有关如何进入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问题。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年会成立一年间,已举办过数场中外保健食品行业的交流会。所有参会的中国保健食品企业都深切地感受到:狼要来啦!
“与国外大型保健食品企业,如美国的NBTY公司,动辄数万个品种的规模相比,我国最好的保健食品企业不过百余个品种的规模只能算得上是‘小兄弟’。”张大超说。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属于加工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拳头产品;缺少具有龙头作用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企业大多小而分散,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一些低水平的生产企业在我国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加工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缺乏规范管理等,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均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如何避免像当年的日化用品那样,被外资冲击得一败涂地,是当前中国脆弱的保健食品行业必须面临的一道难题。”张大超说。
而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与国外企业的“虎视眈眈”相比,保健食品生存的内环境同样值得关注。当前,一些不法企业不经批准,擅自将普通食品或非食品披上保健食品的外衣,一些企业夸大宣传保健功能的产品等现象,屡见不鲜。
去年的8月6日,卫生部在批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普通食品原料有关问题明确:“冬虫夏草、蜂胶”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关于“蜂胶”的使用,卫生部在2007年10月份(卫监督函〔2007〕274号 )已经明确指出蜂胶不能应用于普通食品,但市场上至今还存在大量蜂胶“食”字号产品。“这些行为就好比保健食品行业的‘黑出租’,会严重影响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张大超说。
去年5月31日,《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为推动该条例的编写,当年的7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针对2009年6月30日前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持有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已获批准产品的产品名称、变更转让、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确认,这是保健食品诞生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摸底调查。
有专家指出,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应借助新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即将出台的契机,进行企业自律,净化市场环境;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当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监管方法,扶植遵纪守法企业,加大打击非法违规企业的力度。
创新求变谋求发展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海淀分局对2007年7月~2008年4月批准的205个保健食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其中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产品占29.38%,有调节血脂作用的占13.13%,有抗疲劳作用的占10.48%。
有业内人士指出,产品功能集中、科技含量低、寿命短,已成为阻碍我为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瓶颈。当初,一些企业单纯追求产品开发速度,急功近利,将几十味中草药简单拼凑,根本弄不清功能因子是什么,生产工艺、提取工艺也很不科学。这导致保健食品市场出现了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消费者很需要保健食品;另一方面现有的保健食品无法满足人们对特殊保健功能、口味、包装与食用形态等的需求。
“‘变则通,通则久。’创新求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促进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张大超指出。他认为,寻求食品、保健品的跨界融合与突破,做到保健食品不仅能吃,还要好吃,美味之外更要营养,是未来保健食品变革的主要方向。
据了解,为推动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由国家发改委支持的《12·5营养与保健食品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卫生部支持的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修订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的《保健食品监管体系》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而受商务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委托,中国保健协会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健食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以增强我国保健食品企业的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也有专家指出,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受到颇多诟变的一个原因在于消费者的不成熟。2009年12月18日,卫生部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据此,有专家认为培养消费者正确的健康消费行为,也应是今后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谋求变革的一个重要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